top of page
  • 陳惠絹

慢性病,在關鍵時刻,其實很快的...



慢慢的病,到底有多慢?

前兩年疫情升溫令人擔憂,但另外值得關注的是,因新冠而往生的人大多原來就是慢性病患,慢性疾病之所謂「慢」到底有多慢?若以數學公式呈現就是慢性疾病導致身體功能以每天0.02%的速度下降,一年下降7%,10年下來身體功能大概剩一半,15年後大概就剩三分之一了,通常也是準備臥床的開始,一旦臥床身體功能下降的速度就會開始快點,但有多快?平均臥床8年才會到達生命終點!應該一點都不快,而是一個漫長的死亡過程吧!就是這樣的慢(每天0.02%),讓人們無感,更何況外在的生活環境節奏總是快轉的,不過慢性病的初期診斷,真的不太需要醫師,因為從褲子的腰圍尺寸開始持續變大時,慢性病就一直與你同行了!

 

因為慢,所以覺得遠,但其實已經很靠近了!

身體的器官為了我們的活著,從來不是單兵作戰,彼此之間的相挺,如同情感的流動,往往不是科學儀器可偵測的,所以慢性病,絕不是單一的胰臟功能或心血管功能的減損,而是所有身體器官一起努力地撐著,卻也無一倖免地一起慢慢地向下沉淪,當然也包含了免疫功能,因此新冠病毒掀起的一陣狂風,被捲起的身軀、被迫一起放手的器官,在最後的驚鴻一瞥才知其實自己就離死亡之谷一步之遙而已!

 

慢病,其實是因為「快」活著!

生活環境節奏的「快」或「慢」從何得知?最好的鮮明體驗就是在各城市的捷運或地鐵站駐立閉眼30秒到1分鐘,若身處北車捷運站,睜眼時與你一同下車的旅客已經神龍見首不見尾,但若是在西班牙馬德里,除非是扒手,否則不用睜眼,嗅覺都可告訴你,別急,人群還在緩移中!真切的感受,如果你和我一樣居住過拉丁美洲與南歐,肯定會懷疑時鐘運轉的速度是不是不相同啊?就從吃說起吧!在我們的餐廳裡,若讓客人等超過10分鐘,肯定被抱怨或客訴,但在熱情洋溢的拉丁國度裡,吃往往是需要時間來充分享受食物帶來的身心靈滿足,這樣的滿足來自於廚師的慢工出細活與品嘗者的細嚼慢嚥,但我們的每一餐大多時候是為了止飢,甚至常常是肚子餓了又餓才放下手邊的工作,所以那時血糖已經極低的你,在身體的自我保護機轉下肯定是大口大口、狼吞虎嚥地吃高升糖的食物,若加上經常性地不規律用餐或是為了紓壓而大吃大喝,那麼你的血糖肯定會像這兩年股市,在劇烈來回震盪中緩步向上!

 

想健康活著,不用太掛心,但卻要很用心!

我們身體系統許多耗時、耗能的運作都是仰賴自主神經系統,甚麼是自主神經系統?就是不用身為將帥的你來發號施令,例如食物一入口,所有該分泌的消化酵素、該蠕動傳送的、該吸收的、該清除的都一氣呵成,完全不用你掛心,但卻要你非常用心,用心地讓飲食有節、用心地讓生活有律、用心地感受自主神經系統傳達給你的每一個訊息,因為胃酸不會無緣無故地分泌過多,也不會瞬間鬧脾氣就逆流到食道,他會不斷地給訊息,有可能是沒了飢餓感、悶悶的、脹氣、排便臭味增加…,但這些信息應該都無法像手機裡的訊息,總能很快地吸引你的注意力,直到有一天不適的程度明顯阻礙你前進的速度時,有可能再多的掛心與費心都喚不回失了衡的自主神經系統!


慢病就要慢活醫!

蔣勳說在人類的文明裡,一個大災難的來臨也許反而是一個救贖!新冠病毒讓我們被迫放慢總是得快一點的步伐,上班族不用急著在鬧鐘響後的半小時匆促出門、媽媽不用急著催促小孩上學快遲到了、吃飯不用總跟做不完的工作搶時間、不用有開不完的會、不用有談不完的客戶或跑不完的行程…;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家人相伴、親子互動,還有與自己的相處,想想原來所有的快轉生活不就是為了這些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嗎?尤其是跟斷線許久的自己,在這樣的時光哩,有沒有讓自己每一口食物都咬得有滋有味?有沒有讓自己常常深深地吸吐著悠閒晃盪的空氣?有沒有讓自己好好地在炎炎夏日喝足水、飆夠汗?有沒有讓自己左三圈右三圈地奔放搖滾?有沒有讓自己從容地伸展開孿縮已久的筋骨?有沒有讓自己動也不動地一夜好眠?如果沒有新冠病毒,大部分人大概只有在病了或老了才不得不地慢活著,但健康回不去了、歲月也回不去了!所以此時此刻可以選擇好好慢活的我們應該清楚地明白,會匆促帶走慢性病患的,不會只有新冠病毒,所以除了哀悼,更要感恩這些用生命警醒我們的人,原來慢病要用慢活醫!

1 次查看0 則留言

南丁格爾的玫瑰圖

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105號2樓

訂閱表單

感謝您提交以上資訊!

  • Facebook
  • Twitter

©2021 by Alice Chen

bottom of page